1 作品名称:《左右》 作者:郑斯瑶 班级:高一(9)班 创作构思:这都是武汉的街道,左边是武汉繁华时,人潮涌动的景象,而右边,却是疫情来临的寂静。 疫情标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只管善良,天自佑之。你赠我一棵爱的种子,我给你整片爱的森林! 指导教师:何俊 2 作品名称:《寒夜逆行者》 作者:郑斯瑶 班级:高一(9)班 创作构思:穿上那身厚重的、憋闷的防护服,你们是抗疫的“逆行者”,是病毒的“狙击手”、是患者的“生命线”;脱下战袍,你们也是父母捧在掌心的宝贝,是爱人心头那点朱砂痣,是儿女倚靠的撑天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你们在负重前行。致敬,平安归来的“逆行者”们! 疫情标语:猝不及防的疫情,让岁月瞬间凝固。除了最可爱的逆行者,时刻用生命在为我们遮风挡雨,每个人都停下了匆匆的脚步。 指导教师:何俊 3 作品名称:《樱花》 作者:郑斯瑶 班级:高一(9)班 创作构思:天气在一天天变暖,往后的日子都充满了希望。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万众期盼的春天已然到来,即使仍有些微料峭,但如约绽放的樱花,为武汉的春天按下播放键。樱花虽落,武汉却在重启!约好了,我们下个春天再见! 疫情标语:西安樱花开了,武汉樱花也开了;肉夹馍出摊了,热干面也已出摊了。 指导教师:何俊 4 作品名称:《Fight the virus》 作者:郑斯瑶 班级:高一(9)班 创作构思:疫情来势汹汹,却如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见大爱无疆,是他们,戴上厚厚的防护镜,套上沉重的防护衣,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抵御着病毒,世界因为你们,在痛里感动。多少个白天,你们与病毒抗争;多少个夜晚,你们与死神搏斗;向你们致敬! 疫情标语:像列车经过的黑暗隧道一样,你遇到的那些艰难的时刻,也终会突破重围迎来生机。 指导教师:何俊 5 作品名称:《逆行天使》 作者:吴星莹 班级:高一(1)班 创作构思:爱是担当之责,亦是奉献之歌。疫情“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是时代的骄傲,是国家的骄傲,是民族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钢铁长城”。这样的付出与牺牲,大家永远铭记。 指导教师:何俊 6 作品名称:《战疫》 作者:胡欣翎 班级:高一(9)班 创作构思:疫情来临时最平凡的人物坚守岗位。正是有了他们在战疫的第一线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才能安然地待在家中;正是有了他们在前方冲锋陷阵,我们才得以健康安全。“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也不会忘记,永不会忘记我”。 让我们心怀感恩,向英雄致敬! 指导教师:何俊 7 作品名称:《赴约》 作者:郭雯欣 班级:高二(11)班 创作构思:云会散,花会开,义无反顾过再赴春的约定。 指导教师:何俊 8 作品名称:《花与血》 作者:尤翌菲 班级:高一(2)班 创作构思:在抗疫一线,有许多女性医护人员,她们用柔弱的身躯,奋力筑起防疫的高墙。百合花象征女性的独立自强和伟大的爱;红如鲜血的花瓣是向同疫疾斗争做出牺牲的女性医护人员致敬。 指导教师:何俊 9 作品名称:《抗疫必胜》 作者:曾梓桐 班级:高二(15)班 创作构思:在暮色四合的无人街道,一位流浪的乐手缓缓拉动着手风琴,琴声中有着千灾万难中的一点从容。无论2020的开局是何等的魔幻,在这个城春草木深的季节里,至少仍有一点温热的跳动,那是活着。 指导教师:何俊 10 作品名称:《曙光》 作者:陈禹心 班级:高一(10)班 指导教师:何俊 11 12 13 作品名称:《人心相“链”, “疫”无所惧》 指导教师:李耿 14 作品名称:《信念“织”桥》 作者:兰玮韬、林栩冰、林于淇、叶晨晖、郭子健 班级:高二(17)班 创作构思:高楼建筑代表着雷神山、火神山医院,通体土黄色是为了更能体现出医院在黄土之中拔地而起。高山是自然的化身,充满了生机,也代表着战“疫”的最终目标是彻底驱除病毒,恢复勃勃生机。连接两者的桥梁上,采用绚丽的极光色PVC镭射膜进行装饰,将其剪成块状和条形并使用镂空的方式进行拼接,给人一种充满科技感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象征着这次战“疫”中所富含的科技力量。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镭射膜会透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像是全国人民在这场战“疫”中无比闪耀的信念。它们编织成这座桥梁,承载着人们对疫情早日结束希望和中国必胜的信念! 作品材料:PVC镭射膜、瓦楞纸盒、面巾纸、丙烯颜料、报纸、铁丝 指导教师:李耿 15 作品名称:《人之奋起》 作者:陈淑蜓、陈秀清、缪与凡、郭倩颖、池英捷 班级:高二(13)班 创作构思:“人"有着自身不同的形态,各种形形色色之人造就了今日的社会。可"人"却未失其本真,仍就是那一撇一捺构成。在病毒肆虐的今天,多少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的奔向抗疫前线,构成了这一撇。可由于病毒的突如其来与强大,这一撇似乎有些不稳。但有着人民的支持与努力,这一捺,是如此的坚定不移,似是医护人员强有力的护盾。这一撇一捺竟凝聚出人民的力量,铸就了这屹立不倒的团结之塔。“疾风知劲草,板汤识诚臣。”一个人或许拯救不了一座城,但这是凝聚着中国百万子民的中国之魂,与疫情之战,人民终究会打破黑暗,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作品材料:小木棒,溶胶枪,胶水,木板 指导教师:李耿 16 作品名称:《龟兮归兮,平疫凯旋》 作者:林芷锌,林希,温雅然,张语格 班级:高二(10)班 作品构思:我们的建筑取"龟"之形,以神龟在风浪中巍然不惧的挺拔身姿,表现中华民族在疫情面前乘风破浪的稳健面貌;亦取“龟”之意,龟兮归兮,望前线“逆行者”能够早日凯旋。两翼的深蓝色龟甲直面惊涛骇浪,正如中华儿女同心抗疫的凝聚力为我们保驾护航;前方用厚塑料布制作的龟首,形态圆润而有坚定的朝向,意味中华民族在疫战中尽管阻力重重,却在袭来的浪花中更坚定前进的方向。重重搭建的木梯和透明球是千万“逆行者”搭建的奋斗之梯,意味中国虽受疫情冲击,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支援与救助的彩虹梯越搭越高!“龙虎逆行阴鬼去,龙蛇逆往火龙来”,如龟在风浪中稳步前行,中国必能打胜疫战,勇往直前! 作品材料:亚克力、小木棒、软透明玻璃、塑料球、强力胶 指导教师:李耿 17 作品名称:《冥行暗索,“疫”战到底》 作者:缪文凤、李婧柔、蔡琰琰、何舒艳、汤玉捷 班级:高二(18)班 创作构思:建筑全体通黑,黑暗笼罩在四周,象征着中国被疫情重重包围,一座座城市被疫情笼罩,但在严重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依旧顽强地与病毒对抗,冥行擿埴,一往无前。建筑稍斜,但却依旧挺住身姿,象征着全国上下在面对险峻疫情面前,虽然艰难,但却坚定。四周的层层递进的墙体,象征了全国各族人民,在抗疫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微弱却重要的力量,上下一道同风雨,就如废墟将在黑暗中重建,中国必将取得抗疫的胜利。 作品材料:木棒、亚克力板、黑色丙烯颜料、胶水 指导教师:李耿
创作构思:病毒无情,人间有情,在这场抗疫战争的黑暗时刻,我们终将会迎来希望的曙光,走向美好的未来。创作构思: 原本宁静祥和的世界就如同一座高悬于空的世外神殿,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就在那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新冠病毒洪水猛兽般肆虐着,刹那间,浮空的神殿千疮百孔,这座辉煌的伊甸园此刻却犹如断线风筝般坠落,无依无靠。这时,四座通天塔轰然升起,用四道铁锁将其拉回空中。这锁链便是全世界人民团结一心的象征。全世界人民团结的力量终将粉碎病毒!
作品材料:树脂板、玻璃、木棍、木片、羽毛球线、素描纸、泡沫
站内搜索
以艺战“疫”系列七:福安一中学生抗疫作品展(第二期)
来源:福安一中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0-05-01
浏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