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战“疫”系列六:福安一中学生抗疫作品展(第一期)
来源:福安一中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0-04-02
浏览: 0
居家学习期间,福安一中学子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作品,既有对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又有因疫情对人生有新的认识与思考,倾注了学子们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祝愿!
创作构思:面对突如其来的冠状肺炎,他们毅然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生死面前,从未胆怯迟疑。他们不仅是医务工作者,更是一群无惧生死的逆行者!作者:李姝慧
班级:高二(4)班
创作构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众志成城,共战疫情!中国加油!我们可以!
作者:王钰
班级:高一(9)班
指导教师:何俊
创作构思:布衣之下的平凡,是白衣下的不凡。会有那么一天,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 春暖花开的季节,愿所求皆所愿,山河无恙,岁月安康。
创作构思:作品用衍纸艺术表现对武汉未来的美好期待,运用蓝色系和绿色系的渐变方式表现医护人员全力救助以及春天来临,生命复苏的生机;底色简约装饰采用白粉棕代表樱花点缀;黑白对比中黄色的英文突出春天会来,樱花将绽的希望。创作构思:冷峻的白衣、森然的病房、苍白的疲倦,掩不住医护人员们眼底心底赤色如丹。他们声音沙哑、眼带血丝,汗水打湿严密的防护服。他们用血肉之躯担起了同病魔抗争的责任,正因如此,他们被称作“英雄”,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还记得你们承诺“我们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们会治好它”的温柔,还记得你们不遗余力救治患者的背影,还记得你们眼中倒映的星火。疫情的稳定是你们铿锵的誓言,感谢你们,中国为你们,在担忧里有信赖,在痛里亦有感动。
创作构思:通红的中国地图,一方面暗示着的中国每块圣地都被病毒侵染;一方面又表达他们身后永远有强大的中国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击败病毒获得最后的胜利。三个医护人员代表白衣天使,他们在危难面前,身披“白衣战袍”,成为了“最美逆行者”。地图右下的台湾飘落在黄雀楼型的武汉加油四个大字上,正如一瓣樱花,预示着,战疫胜利,我们再来看樱花烂漫。主题“战疫”将“白衣天使”与下方五个握紧的拳头连接在一起。意味着大众是心连心一同克服这次挑战。左边拳头向新型冠状病毒出击,医生的针管刺入病毒内部,新研发的药物步步溶解病毒虚弱的身躯。右边的拳头紧握拳头为全世界加油!“请平安归来”字样表现的是每个人对战役前线的白衣天使的期盼,安全归来,愿余生平安再无劫难!战疫必胜!

创作构思:作者认为防疫的形式不能只停留于消毒,治病,应该把目光放在更长远的人与自然的羁绊上。人与野生动物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就需要人类与之和平相处。相比于疾病更可怕的忘记了这种相处的默契,忘记了错的从来不是蝙蝠。

创造构思: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国就是一个英雄的国家。“加油,热干面。”“武汉快点好起来,然后,来我家吃饭。”待到春暖花开,我们一起去看武汉赏樱花吧!樱花看着树下的千万人。疫情标语:希望四月武汉樱花烂漫时 它不再封城 像往年那样 千千万万人在树下看樱花 樱花在树上看遍千千万万的人。
作者:郑斯瑶
班级:高一(9)班
指导教师:何俊
创造构思:疫情来势汹汹,却如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见大爱无疆,是他们,戴上厚厚的防护镜,套上沉重的防护衣,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抵御着病毒,世界因为你们,在痛里感动。多少个白天,你们战役在杀人如麻的第一线;多少个夜晚,你们与死神跟病魔抗争;向你们致敬!
疫情标语:像列车经过的黑暗隧道一样,你遇到的那些艰难的时刻,也终会突破重围迎来生机。

指导教师:何俊
创作构思:以三名医护人员包裹严实的形象为主体,他们在浓重的黑暗中坚定前行,径直向着温暖明亮、樱花盛开的武汉前进。在中国古文化中,“三”代表着多,这三名医护人员就是举国上下勇敢热心,自愿赶赴一线的人们的写照,而身侧陪伴飞行的白鸽则是全球各国人民关怀支援的代表。樱花是武汉的市花,用在光明中盛开的樱花象征疫情退散的充满希望的未来。作者:兰思颖
班级:高一(10)班
指导教师:刘江楠
作品说明:一袭白衣鏖战,满城樱花颂歌。向奔赴前线的白衣天使致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作者:冯楠
班级:高一(10)班
指导教师:刘江楠
作品说明:逆行者象征疫情中奋斗前线的所有人,疫情虽无情,人情照冷暖,我们永做逆行者的坚实后盾。

创作构思:金圈一环扣一环,人们团结的力量熠熠生光。光辉蕴于中心,抗疫前方的道路一片光明。齿轮与指针不停转动,挽救生命争分夺秒。金色的塔身,逆行者的身影闪闪发光,古往今来医护人员的团结力量,凝聚成这病房中耀眼的太阳。

创作构思: 这是一条“战疫”之路,最开始第一节的一段曲折代表着武汉市疫情的突然爆发,一场无声的战役开始拉开帷幕。第二节曲折代表着各色虚假信息开始传播,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慌乱。两个长框分别代表着全国人民联合抗疫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援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在此刻连成了一个整体。右侧一段阶梯象征着疫情的转折:各个患者陆续恢复健康、疫苗研发成功在望。最后的直路代表着大家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最终打败病毒,取得胜利。

作者:杨敏、黄子言、李雨恬、曾舒翊、叶木清、陈梦妍创作构思:木代表着春天、生机,更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层层木阶,起起落落,这是抗疫阶段波澜起伏的真实写照。抗疫途中,我们历经疫情的潜伏阶段,爆发阶段,终迎来拐点;木块的棱角象征着我们正经历着他国的质疑,但也用行动迎来了赞美。轮回时钟,生生不息,这是医务工作者在奋不顾身地与时间赛跑;这是科研工作者不辞辛劳地与病毒赛跑。时钟会有新的轮回,而我们会有新的开始,抗疫终将胜利!
创作构思:潘多拉魔盒释放灾难后剩下希望,重启潘多拉魔盒将给世间带来希望,该作品旨在表达希望所在以及希望的体现。
行李箱表示行动的人,医护人员拉着旅行箱勇敢逆行,前往武汉支援。医护人员给病患带来希望,即敢于承担的人是希望所在,因此行李箱内部的设计是希望的具体体现。箱内纸板围绕、白色底色象征武汉封城。红蓝绿三种色彩象征抗争疫情的付出。红色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决心与热情;蓝色代表我国先进的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科技力量以及人才力量;绿色代表新的生机活力,疫情发生在冬春之交,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向往。中间的树象征着生长、发展,即上述内容是切实在发生的,一切正在好转。作品致敬最美逆行者,表达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创作材料:行李箱、石膏、树枝、纸板

创作构思:疫情的白网延至全球,破败的建筑,孤怜的草木,淡蓝色的地球被绝望笼罩。幸运的是:有两个磐石,一个来自血脉里的眷恋;一个来自骨子里的坚持;当所有人的坚持汇在一处,便是花开的日子。

创作构思:这是一座城,城的中央是全国人民,城外是肆虐的病毒,人民与病毒之间隔着无私奉献的医务人员,他们奋战在抗疫前线,将前方铺天盖地的病毒抵挡,只为守护我们的安全。那一堵堵银白色的墙正如他们高贵的精神品质,闪耀、炫丽。墙上的些许残破是那些为战疫付出生命的医务工作者。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墙愈坚,城愈固。如波浪般生生不息的城墙还象征着我国抗疫决心——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前赴后继,直至战疫胜利。360度无死角的圆形就像我国战疫的防线,毫无破绽。

创作构思:疫情当前,一座座医院拔地而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更是在短短十天便顺利完工,中国人民的意志可见一斑。但,冰冷的病房隔离了病毒,却将人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比起隔离医院,这个设计看起来更像一个温暖的住所,让病人想到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对生活充满希望。作为隔离病房,这个设计同时融入了绿色的理念。房子的斜面为太阳能板,可在白天储蓄电能来提供一天的用电。整个设计的造型像一只鞋子,而鞋子只是工具,相信人民群众终将迈开步伐大步向前走去,战胜疫情,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