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秋
2018届高三(12)班 冯泽泽(现就读于北京大学)
今天的秋天异常凉爽。
一阵秋风刮起,吹走了空调,吹走了风扇,也不知不觉吹走了还有两百多天才高考的想法。倒计时的牌子一经刷新,老师们就开始叽叽喳喳地告诫,什么“只有一百多天了”“再不努力就没有机会了”云云。我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比起成天埋头学习,我更喜欢外出玩耍,离开那“烦人”的老师、作业,离开那逼仄的教室。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走出我自以为的“囚笼”。呈现在我眼前的,是金黄铺就的小道,接连几十步。没有迟疑,我迎了上去,体验“渔人”探索“桃花源”的惊奇。也经历了坎坷的路面和陡峭的阶梯,我抬起了头,发现一棵巨大的枫树直冲天际。大面积的叶片形成一层荫蔽,挡住了直射的阳光。由于刚进入秋天,我不禁打了个冷颤——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地方,这么美的扆山。
从此追求自由更成了我的代名词。当他人为解题而抓耳挠腮时,我极大可能又在某处晃荡。就这样,秋风吹落一片又一片叶子,还有一天又一天的时光。“怎么回事!”“怎么会考得这么差?”“你好好反思一下。”随着一位位老师的训斥,我从噤若寒蝉到无所适从。一个想要自由空间的我,有错吗?没有得到答案,我无奈地回到了“囚笼”,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我还是会在休息之时看看窗外美丽的风景。仲秋的风摧毁生灵,可怜的小树只剩光秃秃的枝干,但我坚信,来年春天会抽出更绿的新芽。想到这里,忽儿有了动力——困难都是暂时的,管那么多有什么用?
从这以后我成了自己以前眼中不屑的对象,成了“囚笼”中的金丝雀,可是心中竟有一些异样的满足。不知是满足于学习的充实,抑或是心灵的充实。天也渐渐凉了,萧瑟的秋风在暮秋时节飘荡,砭人肌骨的寒意笼罩着扆山。偶尔一天路过办公室,门口的红字格外醒目——高考倒计时150天,我心里一动,跑开了。
我冲过那条金黄的小道,冲上那条陡峭的阶梯,看到了许久不见的景致。这次,虽然温度更低,却不会打冷颤了。我仔细端详着,回想着我的生活。有一个自由的空间,没有错;但没有心思学习,有错。想通的我一蹦而起,仿佛看到树在对我颔首。瞥向一角,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的“枫韵”两字格外醒目。
在这凉爽的秋日,我开始斩断诱惑,迈向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