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结伴笃行的追梦人,一群饱含情怀的实践者。12月13日至14日,2022年福安市名师工作室福安一中教学展示研训活动载梦起航。本场高中部共有七个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领衔名师均为福安一中老师。工作室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专业思想为指导,以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去搭建与专家、同伴、学科和自我对话的专业化成长平台。他们要用智慧和双手去推动学科教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和模式创新,要在资源共享、智慧共享、成果共享中实现自我的提升,实现区域内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新态势!本次教研活动以“推动‘双减’的落实,‘双新’的探索,为福安市教育教学的提质减负增效”为主题。来自福安一中的郑坛建老师和福安八中廖双全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记念刘和珍君》的公开课。

郑坛建老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了一系列学习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如课前让学生阅读拓展材料,围绕“刘和珍是谁?为何去请愿?被谁杀害?他们为何要杀害这些学生?”这四个问题要求学生整合信息,并准备鲁迅专题阅读演讲;又如课堂展示交流学生对第五节所做的批注,并从中生成新的课堂问题,组织学生从“叙述之精准、语言之讽刺、虚词之丰富”三个角度鉴赏第五节的写作艺术,领略鲁迅对刘和珍牺牲所抒发的丰富情感。

廖双全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则有很大不同。他通过耐心地启发,细心地引导,带领学生梳理了课文各小节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在此基础上,他以“三处微笑两处哀”引导学生鉴赏鲁迅文章独特的写人记事手法。新颖的提问,循循善诱的指导,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回答思考的热情。
数学徐志刚名师工作室:

宁德市民族中学的郭文峰老师开设《5.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教学研讨课。郭老师以问题带动课堂,注重理性分析,设计了多面多角度的系列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探究、寻求证据、分析证据。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问题线、知识线、方法线”的三线教学,有效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领衔名师福安一中徐志刚老师开设讲座《“双新”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研究》。徐老师从定义-历史-设置,再从基本策略-意义-举例-反思,展开说明了如何更好地开发高中数学校本课程。12月13日,福安市高中英语缪佳工作室在福安市第一中学举行了启动仪式。会议由福安一中副校长、福安市高中英语工作室领衔名师缪佳主持。

福安市高级中学的缪兰清老师和福安市第二中学的潘理环老师为全体成员带来了难忘的公开课。

缪兰清老师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她呈现的是一堂生动的阅读课。她口语流畅自然,整个教学过程面带微笑,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新颖活泼的教学情境。缪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互动中启发智慧。

来自福安二中的潘理环老师,告别以往枯燥乏味的语法课,以泰坦尼克号电影作为主线,由浅入深地将定语从句娓娓道来。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并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思维能力。福安一中李文铃老师展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例。在上课前李老师积极选题、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他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向名师工作室的全体老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福安八中陈立峰老师开设高三复习课《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过学生描绘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地磁场、通电导线的磁感线分布图,生成大量课堂资源,学生获得纠错体验,引起认知升华。通过高考试题检测课堂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确高考试题情景是如何设置的,做到心中有数。高中化学谢立晖名师工作室:宁德民族中学雷周老师开设了《复习课:工艺流程——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回收》的公开课。雷老师注重生活与实际的联系,从生活中的电车入手,对锂离子结构和组成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工业上如何回收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钴资源。雷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互动多,深受学生们的喜欢,课上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学生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的能力。
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安一中谢立晖老师开设了《教学的重构---微项目教学》的讲座,主要从认识项目式、微项目教学和微项目的开发及案例角度展开。谢老师重点介绍了三个微项目的案例《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油条中的化学知识》《探究水动力盐水灯发光之谜》,阐述了如何开发和设计微项目,以及一节课在知识、能力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考过程。让与会老师真正体会如何在生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达成教学目标,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福安一中的阮金珠老师和福安八中林健老师以《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为课题,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两位老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引导深度学习,把“双减”和“双新”的思想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为我们呈现出了两节精彩的教学公开课。 福安一中的黄华老师首先带来了《隶书的结构分析-曹全碑》一课。这节课黄老师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了曹全碑,通过与楷书字体的对比,带领学生分析楷书与隶书字体在笔画结构上的异同之处,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了曹全碑隶属的结构笔画的特点,并且用微课视频给学生演示了 “志存高远”几个字的书写过程。黄老师给学生们留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学生练习热情高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都能将所练习的文字写得有模有样。 扆山中学的陈昕颖老师从甲骨文的“斗”字到鸟虫篆和花鸟字,带领学生学习到第一种设计方法:图形替换。以“时间”二字为例,请学生上台用提供的素材图案替换文字的笔画,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并且激发了学生设计的热情。接着再用多幅富有创意的范图向学生介绍了设计字体的几种方法,最后结合这些设计方法,以自己的名字为例为学生演示了创意字体的设计过程,陈老师再顺势让学生也尝试为自己的名字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字体,学生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设计创意字体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增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课后,各个工作室成员和福安一中学科教研组老师们对公开课均进行了精彩的评课活动。评课结束后,领衔名师向大家阐述了今后工作室的任务安排在教学中希望全体成员强化研究课程标准,多研究新教材以便服务学生,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并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教学大赛,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本次研训活动以任务驱动个性思考,挖掘教育潜质,通过名师工作室主题式研修的任务驱动,激发个人思考教学发展的方向和框架,特别是在新高考、新课改和新教材背景下深度思考自己的教学特色发展之路。助力每个成员走向研究型、实践型教师,达成名师和研修成员的互助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