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标志着贯通初、高中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正式形成,加强初、高中的课程衔接,做好整体规划,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要求。为了更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有效实现学科育人的教学目标,发挥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辐射引领作用,促进福安市“大手牵小手”共建工作,加强校际合作,党支部共建,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2022年11月17日,福安一中到福安市湾坞中学开展送教交流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体育六门学科的同课异构。课后各学科老师进行评课和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福安一中派出22名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其中6位老师参加上课,16位老师参加主评。
福安一中陈国花老师与湾坞中学陈云彤老师进行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课异构,两节课体现了初中文言文教学“言”、“文”并重的特点,也充分展现了两位教师的语文学养。

陈国花老师的课,先以篆文“忧”和“安”导入,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词的兴趣,迅速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接着指导学生朗读并展开小组PK,互相问答,课堂气氛热烈,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字词的梳理,取得良好效果,最后在“言”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指导学生对文脉进行梳理,符合教学的逻辑。

年轻教师陈云彤非常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字词的学习与小游戏程序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主要环节由中心句“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入手,以“然”字做文章带动整篇文章的学习,感受观点,分析观点,再用短视频《吴越争霸》印证理解观点,别开生面。
语文听课、评课交流现场


课后,福安一中教师林拥锋、王琛、缪剑影、张林华与湾坞中学八年级备课组教师就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在两位授课教师陈述完教学设计后,大家畅所欲言,表达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看法。其中,张林华老师代表福安一中分别从教师素养、课堂结构、文本解读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等方面主评了这两节课,肯定了两位老师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一体两面”、“对立统一”进行解析,并结合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提出深化语文课堂的教学建议。整个活动过程,教研气氛浓厚、融洽、热烈,有深度,有启发,切实完成了省级示范校“大手牵小手”的引领任务。
福安一中阮金锋与湾坞中学钟玉美老师进行了《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同课异构。
钟玉美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不等式的两条性质,直接切入移项,探究移项的来源、注意点与移项如何判断正确错误,再以例题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过程,强化巩固知识的应用,强调书写格式,条理清晰,板书工整,课堂教学能与多媒体深度融合,师生互动很好,课堂气氛活泼。阮金锋老师通过例题复习回顾,温故知新,再创设问题,获取新知,以7个问题来驱动教学,并通过两个题组训练,层层递进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善于启迪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本功扎实,亲和力强,很好地完成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泼。课后,福安一中李进瑞、汤锦梁、陈益忠老师与湾坞中学数学组老师进行了教研活动,就两节课提出了个人见解。
数学听课、评课交流现场


福安一中王夏麟和湾坞中学姚晓瑕老师以七年级上册《unit3 topic1 section A》同课异构,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王夏麟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推进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耐心操练,促进师生互动,同时注重对学生进阶能力的培养,很好地把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场景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姚晓暇老师的课堂步骤清晰,课堂容量大,动静结合,既有活跃的猜人物环节,又有自主探究课文环节。活动设计丰富多样,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将本堂课的重点句型与学生感兴趣的名人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们主动吸收并运用所学知识。
英语听课、评课交流现场


课后,来自两所学校的老师代表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各校的做法,思想上的碰撞交流为初中的课堂增色不少。
物理观摩研讨课分别由福安一中李文铃和湾坞中学吴杏婷老师执教,上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平面镜成像》。两位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着手,设计出两节不同风格的新课,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
李文铃先通过现场经历照镜子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镜中的你”和“镜前的你”的联系,然后提出猜想:两者等大还是等距等问题?接着,教师诘问——怎么证明你的猜想,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讨论证明方法,并动手完成实验,发现确实是等大,等距,垂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印象深刻。

吴杏婷先通过数字“2”在平面镜中成像,让学生误以为是数字“5”,激发学生的兴趣、留下悬念,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最后呼应本节开头的悬念,加深学生的印象,整个课堂应用了湾坞中学推出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物理听课、评课交流现场


福安一中吴发雄和白凡老师结合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高中物理的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湾坞中学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与物理教学相结合提出了指导意见,其他老师也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建议,共同为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福安一中王丰老师和湾坞中学季文文老师,同课异构了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两位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从教材重新整合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两个方面出发,设计出了两节各具风格的历史新授课,完美地展现了两位老师对于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的一致性和层次性。。
王丰主要从史料实证和历史人物两个方面入手,以问题学习的情境贯通课时学习。王丰借班上课,在对学情与学生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开篇放缓教学节奏,重视通过一些小问题、亲切的语态与笑脸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答不上来时,她走到学生身边,轻声提示“不着急”,全班学生很配合,主动地帮助该生回答了问题,课堂学习与交流的氛围随之渐入佳境,全体学生认真且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举手发言,老师循循善诱地教给了学生获取历史信息、进行历史叙述的思维方法。

季文文主要从教材知识结构的重构和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入手,以参观博物馆的医学馆、造纸馆、史学馆、宗教馆的生活情境完成《两汉科技和文化》的学习,重视历史知识的现时性、生活性。季文文还由当下的疫情印照出中华医学的传承与贡献,由张仲景的“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顺带复习了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常防护方法与口诀,并将华佗的五禽戏健身操在课堂上师生共练了一把,虎、鹿、熊、猿、鸟的肢体动作惟妙惟肖,课堂出现了小高潮,让学生学习历史、参观博物馆的热情一路漫延,很好地完成了两汉科技和文化的知识学习。
历史听课、评课交流现场


课后,来自两校的老师代表畅所欲言,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评的视角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各校的做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福安一中杨振锋和湾坞中学陈伟荣老师就《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进行了同课异构。

在教学过程中,杨振锋老师根据“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要学、会学。

陈伟荣老师根据不同水平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完善技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课后,福安一中王昊宇老师和湾坞中学体育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教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学,亦无止境。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是一次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新课标和“教学评一体化”的引领下,不管是开课、听课,还是评课、议课,我们都本着教与学统一的态度,促进校际交流,加强初高中联系,为教师的自我成长助力,也为教育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相信福安一中和湾坞中学的教育都能越办越好。